筑牢生態(tài)屏障 書寫大漠新篇【2】
4月17日,參與內(nèi)蒙古西部荒漠綜合治理攻堅戰(zhàn)的中鐵四局城軌分公司員工,在騰格里沙漠腹地栽植耐旱抗風沙的花棒。
作為國家“三北”工程攻堅戰(zhàn)的核心戰(zhàn)場,內(nèi)蒙古西部荒漠綜合治理項目(二期)(阿拉善盟)是黃河“幾字彎”攻堅戰(zhàn)與河西走廊—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(zhàn)的標志性工程。項目總投資22.66億元,治理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(相當于14個北京市面積(北京市面積按約1.64萬平方公里計算)),中鐵四局城軌分公司承建了其中140.364萬畝的建設任務,包含人工造灌木林4萬畝,退化林修復43.334萬畝、飛播造林13.68萬畝、人工種草35.13萬畝、圍欄封育3.8萬畝、工程固沙40.42萬畝。該項目通過“天然林保護與營造林”“退化草原修復”“荒漠化治理”三大核心工程,構建起“點線面結合、封飛造統(tǒng)籌”的生態(tài)防護體系。項目建成后,將顯著提升阿拉善盟防風固沙能力,降低沙塵暴頻次,為我國北方生態(tài)安全屏障注入強勁動能。
自進場施工以來,該項目部針對騰格里、巴丹吉林等沙漠流動沙丘,采用“機械壓沙 + 網(wǎng)格沙障”模式,累計投入4000余名作業(yè)人員、800余臺機械,通過大規(guī)模投入使用手扶式雙輪固沙機、打坑機、六驅灑水車等設備,將耐旱抗風沙的花棒種植在用稻草壓制的草方格中,形成規(guī)則有序的“沙漠格子”景觀。目前項目已累計完成工程固沙40.42萬畝、人工種草33.68萬畝。
在退化林修復工程方面,項目部攻克“苗木成活率低”難題,通過“選苗驗苗—假植?;睢喔瑞B(yǎng)護”技術鏈,充分把握春季種植、秋季補植的黃金施工時期,在保障苗木成活率的同時帶動原生林生長,有效遏制沙漠擴張。目前項目部已累計完成退化林修復31.93萬畝,其中阿拉善左旗片區(qū)退化林修復工程15萬畝已全部完成,并順利通過驗收,苗木存活率達85%以上,遠超設計要求的70%,是內(nèi)蒙古西部荒漠綜合治理項目(二期)首個順利通過驗收的種植類施工片區(qū)。史家民攝
Copyright © 1997-2025 by www.people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